最近更新

本站 RSS 地址已更新,别忘了重新订阅哦! 🎉

🍜Pad Thai复刻街头烟火气

上次的叻沙粉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还原程度了,于是我又把下一个目标瞄向了Pad Thai。也是因为家里有酸角酱,只需要买豆腐和豆芽这种比较基础的配菜就可以直接做了。 食材 4mm河粉 两人份180g,提前2小时泡发 北豆腐或者韧豆腐切小丁,100g以上 鸡蛋两颗 虾仁按需要焯水准备 洋葱碎(红葱头最好 酸角酱60g+100g水稀释 鱼露20g 糖20g(应该是用泰式椰糖风味会更足,但家常版本可以用白糖替代 豆芽和韭菜适量 花生碎 青柠檬半个 步骤 汤汁:洋葱碎加一点油炒出香味,酸角酱、水、糖、鱼露混合好倒入锅里,到有些粘稠,盛出备用。 炒底料:豆腐丁和虾仁在油锅里煎到金黄,加入鸡蛋,用滑蛋的方法翻炒,再倒入炒好的酱汁。 组装:河粉可以煮到半熟或者直接倒进去一起翻炒。燃气灶火力够的话,大火翻炒会很快,不够旺就先煮到七八分熟,再倒进去炒。最后加豆芽和韭菜翻炒,盛出。撒上另一个灵魂人物——花生碎,切好青柠摆盘上桌。 酸角酱两勺兑苏打水加足冰块搅匀就是搭配这盘炒粉的美味饮料,这次还一起做了越南春卷做配。感受东南亚扑来的的气息。

May 14, 2023 · 2 min · 422 words

🍧用意外发现迎接夏天,两个绞肉机甜品

今年夏天的两个非常容易的解暑常驻选手来了。 🦌最爱的饮品是喜茶的多肉葡萄,在我们日常饮食如此丰富的情况下,她都要时不时点一杯来喝。月初我说家里实现了叻沙粉自由,她说:如果能实现多肉葡萄自由,我可就是舒服惨了!既然尊口开了,自然是要努力执行一下呀。趁着她出差的一周多,在家研究了一下。 方法是很简单的,唯一的难点是冰沙怎么做。小红书上看到有人用果汁杯搅碎了葡萄冰,我试了试家里的果汁杯,根本转不动,于是转头想到了家里的料理机,绞肉机的部件。先是尝试了一下纯净水冻的冰块,发现有效果!那果汁冰块自然也是可行,毕竟葡萄冰块应该更容易搅碎。于是果断在冰格里冻了冰块。 于是绞肉机又承担起了夏天冰饮的用途。之前买冻莓果用的是料理棒搅碎,那这样的话,其实也可以完全交给绞肉机。前提是把绞肉机消好毒,毕竟之前用来绞肉。既然知道了绞肉机还能做冰沙,我又在淘宝上看到了很多可以选择的绞肉机刀片,没想到绞肉机能延展出这么多功能。而且还是作为料理棒的延展配件。出于好奇,在小红书上搜了一下绞肉机,发现竟然还有人用来和面!真是眼界大开。不过今天的两个甜品里都没有用到和面这个功能。 多肉葡萄 食材(500ml) 夏黑葡萄去皮:4-6粒 葡萄果汁冻冰:300ml起步冻成冰块 葡萄味脆啵啵:淘宝买小包装,我买的50g*6包,只用一包 茶底:绿茶类冷萃或者热泡茶晾凉,200ml 奶盖:可有可无,按需准备淡奶油或者厚奶盖同类产品 步骤 葡萄冰块打碎,冰沙要占整杯内容物的大部分,至少要在75%。 夏黑葡萄去皮,压碎到吸管可以吸上来的程度,或者轻微搅碎一些。铺在杯子最底部。 上面放脆啵啵。 再上面把冰沙都倒进去。 最后把茶底倒进去,微微搅拌均匀。 ✅完成! 🦌出差回来就用多肉葡萄招待她了。她躺在客厅窗边的榻榻米上一边喝一边喊:还是家里好呀!我们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之前在小红书看配方的时候,还有的配方里再倒完冰沙之后还会补充一些葡萄果汁液体进去,但我第一次试验的时候,觉得再加果汁有点过甜,于是正式版本里就把果汁剔除了。整体的风味还是被葡萄味把握得死死的,茶底不像店里那种浓郁的萃取茶,而是在后味里增加了一丢丢清爽的茶甘,恰到好处地中和葡萄汁的果糖甜味,这种搭配还是很好的。 第二个甜品是冰激凌。 往年也自己做过冰激凌,没有多余的工具,纯靠双手和冰箱。每次都冻成一坨硬硬的冰块,以为那就是失败了,虽然口感不错,但也没有坚持成为家里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既然绞肉机就可以搅打冰块成冰沙,那冻硬的冰激凌自然也是可以的,一尝试果然十分OK。 不管是ice cream还是gelato,和雪糕比起来,冰晶的颗粒度都是很小的。gelato用低速搅拌的方法,混入了极少的空气,冰晶的颗粒度也很小,吃起来最为顺滑,当然我就不追求gelato的质地了,能够出品一份微微有一丢丢冰晶感觉的冰激凌就够了。 最近最好奇的冰激凌口味是豆腐冰激凌,就拿这个试试吧!最想要的口味是豆腐桂花冰激凌,但我不确定豆腐的口感在整个液体里的呈现,所以先尝试了原味。 豆腐冰激凌 食材 绢豆腐 200g 糖30g 牛奶170ml,可以用奶粉+温水代替 炼乳12g 淡奶油 20g 香草精1滴 步骤 以上食材一股脑扔进绞肉机,打到糖完全融化,绢豆腐也变成浓稠的质地,没有小块。尝了尝味道发现像是原味维他奶,竟然很不错,就又擅作主张滴了一滴香草精,没想到更不错了。 搅匀之后倒进容器里,整体高度不要太高,大概在2cm以内,容器的表面积尽量大。或者倒进冰格里。主要是为了冻冰完成后方便二次搅打,薄一点一掰就碎,直接放进绞肉机。差不多4个小时,用手戳它有点硬,要稍微用点力才能按出一个小坑的程度就可以拿出来搅打了。 搅打到细腻,再放进冰箱微微冻1小时,就能达到可以用冰激凌勺挖成球的效果。 如果再偷懒,就直接冻冰箱,直到想吃的时候,提前30分钟拿出来,解冻一丢丢再放进绞肉机里搅碎,到成粘沙的状态,可以参考红豆沙的质感。微微按压挖成球就可以直接吃。 我最开始的预想是用保鲜袋叠套法,大袋子放冰块+盐,小袋子放冰激凌液,但发现搅打真的好慢,本着这是一个不太需要花时间的日常甜品,我就大胆放冰箱里了。每次只需要扔进绞肉机绞碎冰晶就可以吃了,算是0制作难度。 🦌是豆腐脑袋,所以这个冰激凌,她的评价也很高。我们家又在小家电一物多用上迈出了很关键的一步。(叉腰

May 14, 2023 · 8 min · 1694 words

🍜叻沙粉,暂无出游打算

恰逢五一假期,国内到处都是人人人人人。我和🦌铁下心来哪里都没去,在家宅,看看到底能有多少人出去玩。昨天臭豆腐赶在中午前送到了,于是我们吃了金陵双臭锅,今天淘宝买的叻沙酱也送到了,虽然中午吃了一餐简单的家常菜,但晚上出门逛街。 🦌回家路上说,我好饿。我说,不然回家给你煮叻沙檬粉吧。 于是这餐饭,几乎都是由意外和偶尔促成的。 上月给家里补越南河粉的时候,失手买成了檬粉,檬粉的包装上写着叻沙粉的做法。虽然外面吃过的叻沙粉我都会选2mm/3mm宽的河粉,但既然檬粉撞上了门,我就用它吧。椰浆是去年疯狂想吃各种甜品的时候囤的余量。在前几天选购臭豆腐的时候,把几样想买的东南亚食材也加了进来。本来今晚是要吃莓果酸奶碗的,但🦌逛完街似乎体力消耗过大,于是临时改了晚饭menu。 🦌和我说,我从来不敢这么仓促和临时地决定做新菜。可我就是很敢诶。毕竟之前的一个月里,youtube上每天都在看东南亚各种街头小吃的视频,在我心里也已经不算新菜了。 主料 虾:6只 (虾头拆掉会成为底汤的一部分) 牛肉丸:4颗 带壳花蛤:250g 鱼饼:2个 鸡蛋:2颗 豆芽:一把 油豆腐:8粒 檬粉:150g 香菜:适量,出锅前装饰用 汤底 虾头油:6只虾头+底油 热水:1L 叻沙酱:80g 椰浆:100ml 鱼露:适量 十分简单的做法 准备 檬粉提前泡一下,之后比较容易熟,大概是下到滚汤里就基本可以出锅了。 虾去头,去虾线和虾脚,备用,虾头要留下,熬虾油。 花蛤预先过水烫熟,豆芽焯水备用。油豆腐整块简单切两刀,备用。 鸡蛋煮熟,去皮,切两半,备用。 香菜切碎,备用 先烫豆芽,之后煮鸡蛋,烫花蛤。大部分步骤都可以在熬虾油的步骤里同时进行。 做汤底 虾头和20g左右底油一起炸出虾油(大概10min)。加1L,继续熬煮5-10min,做成虾头汤,熬出虾的鲜味和红红的油浮在汤表面。倒进汤锅里备用。叻沙酱和油一起炒香,加到虾头汤里,煮沸,加鱼露调味,之后加椰浆进去。汤底就好了,非常快手。 加料+摆盘 汤底煮滚,加牛肉丸和鱼饼,煮熟,加切好的油豆腐和花蛤和虾入味。煮好后捞出来备用。(为了摆盘增加了这一步,其实可以一锅煮,完全不管这些,拍照给我累的,哎。)放入檬粉,快速过水就可以关火出锅了。檬粉带一勺汤铺底,依次码上鸡蛋、虾、花蛤、牛肉丸、鱼饼、油豆腐、豆芽,慢慢加汤,洒上香菜,上桌开吃! 🦌为此特地为本馆长发布了一条朋友圈以资鼓励。

May 1, 2023 · 4 min · 933 words

🛍4月满意购物

上周🦌还在感叹最近买的东西提升了幸福感,我说不如我们出个榜单来看一下每年我们觉得非常不错的东西都有什么,于是就有了这篇。之前几年也时不时写过几次,不过都不了了之,这次就以月为维度记录吧! 4月满意好物 桶装水电动抽水器 Kalita扇形三孔滤杯-102 + MUJI咖啡滤纸 MINSO无火香薰-檀香+四季茶清 京东京造洗手泡沫-雨后橡木林 桶装水电动抽水器 搬新家之后楼层变高了,扔垃圾都变得很懒,之前一直在用6L的桶装水,这次直接改成了在附近水站订19L的桶装水,所以电动抽水器就是自然而然买了。水桶放在厨房和客厅相连的转角,按一下就可以出水,没想到正是因为这个变化,🦌喝水的频率都上升了。每次🦌去按那个按钮接水的时候,都会说一句,这个抽水器可真好用呀!喝水的流程都变顺畅了!所以电动抽水器应该是我们家4月的最佳了。 kalita陶瓷扇形三孔滤杯102+MUJI咖啡滤纸 之前家里就有一个专门的冷泡壶,不过盖子摔碎了之后使用频率直线下降,搬家的时候丢掉了。本着万物皆可多功能的想法,我想出了绝妙的idea,就是用普通的杯子磨好咖啡粉加水扔进去冷泡,第二天再用滤纸过滤。 之前本来也一直想尝试一下手冲咖啡的,但也一直没有买,这次绝对有了能满足两种不同需求的理由。MUJI的滤纸一直被各种人诟病有一股洗不掉的纸味,但目前对我们家品尝咖啡的水平来说,它完全足够用了,8块钱60张真的很划算。 一直犹豫v60还是聪明杯,最后也是因为自己的品鉴能力实在有限,而选择了最普通的和MUJI滤纸能一起搭配的kalita陶瓷滤杯。家里的咖啡品类也大大增加了,从只有摩卡壶拿铁到摩卡壶美式,现在还有冷萃和手冲可以选择,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问🦌,明早要喝什么咖啡,如果她选了冷萃,我就提前准备好。🦌也高兴地不得了,咖啡的种类多了,可以搭配的早餐也会有更多花样。 早上热美式配贝果的时候,🦌说我们家早餐的餐标可真高呀。(好好笑) MINSO无火香薰-檀香+四季茶清 檀香的香氛上个月就买过一次了,这次🦌又点名要复购。🦌前阵子出差,我一个人出门随便乱逛,在MINSO闻香,发现了它,甚至都没有和🦌汇报就擅自买回家了,并且跟她说你绝对会很满意。我们今年超级喜欢木调香。果然不出所料。喜茶店里的香氛是绿茶味的,很好闻,又去逛MINSO的时候意外发现,四季茶清和喜茶店里的香氛味道比较像,还有一个很像的是MUJI的一个香薰蜡烛,但蜡烛的扩香能力远不如无火香薰。 于是最近家里客厅是绿茶味,卧室是檀香。 京东京造洗手泡沫-雨后橡木林 🦌一直对香味非常执着,新采购洗手液的时候,意外看到了京东京造的木调香洗手液,有点好奇,心里想着她说不定会喜欢,然后就买来试试。果不其然是非常木调的古龙香,用🦌的话说就是比香水的留香都持久。其实是因为洗手的频率更高啦! 不知道它算不算很好用,主要成分是季铵盐(苯扎氯铵),不像之前用的威露士,消毒成分是对氯间二苯酚,只能说它更柔和,不过消毒的效果也更弱啦。最最最大的优点就是很好闻,🦌会心甘情愿多洗几次手。 四月有四件满意的购买啦!就这样吧!👋

April 30, 2023 · 5 min · 1195 words

📖4月读书报告

4月开始恢复阅读,读完了两本。 4月已读 《Matilda》——Roald Dahl 《读库2300》——张立宪 主编 上个月的读书总结里说到,我开始尝试读一本英文儿童读物,经过这个月每天通勤路上努力地阅读,总算读完了。 《Matilda》 在一年前我看过电影,知道基本的剧情走向,而且本身这有点奇幻色彩的设定,让我觉得用另一种语言读也没有那么难,并且真的见识了丰富多样的脏话(不是)。原来Roald Dahl就是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作者呀。 今年的计划里有一部分是增加英文阅读,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却因为词汇量限制没有办法完整读下去,所以干脆降低标准,从童书读起了。目前感觉还不错,把mark的不太懂的单词和句子再熟悉一下,也不失为一种学习英语的方法。 《读库2300》 的内容在读库app里应该主要是以音频的形式呈现的,不过最近因为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阅读上了,就打算用文字的形式继续延续,没想到也能从对话里咂么出味儿来。文字很有魅力。 还有两本诗集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阅读,时不时翻一翻又有不一样的味道,要看下个月能不能看完。 下个月见。👋

April 30, 2023 · 2 min · 421 words

🙊金陵双臭锅,没吃过但还是做了

🦌前阵子去南京出差,问我要吃些什么,我说皮肚面、鸭血粉丝汤和咸水鸭。她吃了说都很一般,对存活在南京街头,接受过多年本地居民检验的鸭血粉丝汤店的评价是:还不如我们买的速食鸭血粉丝汤好吃。不过她对南京的南京大排档竟然有不错的评价。 回家之后她说在南京吃到的唯一喜欢的菜是金陵双臭,很喜欢,臭臭的,香香的,有机会的话,还会想要再尝尝。我也一向对她的口味有求必应,打包票说,我可以做(其实吃都没吃过)。 每次做完好吃的新菜,下次再想做的时候,又要回忆很久菜谱到底从哪儿看的。这个月做了很多尝试,只是犯懒,完全没有记录下来,这次真的要开始记录了。即便不拍照,也要写下来。 在下厨房和小红书看了几个南京本地作者的菜谱,觉得似乎不难,于是先从买豆腐开始 不过🦌对着我的淘宝列表说,我吃的是北豆腐那种硬度的,不是豆腐干的硬度,于是我们选了一款用臭苋菜发酵的臭豆腐。但结合🦌之后的品鉴,她说她选错了豆腐。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一种组织更致密的圆形豆腐,本地人称之为大元,它更适合炖煮。 主食材 臭豆腐:足够多的量(块状的臭豆腐两盒大概是24块,或者两个整个的大元) 卤好的肥肠:150g-200g 肉末:200g 肥肠其实也可以自己卤,但这次的时间不够充裕,在平台上买的成品。 配料 蒜末:很多 姜片:4-5片 干辣椒:2-3颗 郫县豆瓣酱:40g 生抽、酱油、糖、胡椒粉、藤椒油:适量 配菜 胡萝卜:切厚片,和汤汁一起熬煮 土豆:原菜谱里没有土豆,但🦌很爱吃,我擅自加了一份 葱花:出锅前放,装饰用 杭椒:切圈,出锅前几分钟加进去,焖熟了就行,装饰用 步骤 最开始下锅的是姜片、蒜末和郫县豆瓣酱,加油之后就放进去,煸出香味,之后放干辣椒、胡萝卜、土豆翻炒一下,增加香气。 加水,两人份需要800-1000ml,煮开之后加生抽、老抽、白糖,可以加盐也可以不加,视味道而定。汤底就是这些,可以换到汤锅或者砂锅里继续煮,水开之后改小火慢滚30min。 同时炒锅重新起锅,炒肉末。臭豆腐切块,不同菜谱里对臭豆腐的操作不太一样,有人会先用油煎一下定型再放进锅里炖,有人直接炖。 臭豆腐铺底,肥肠其次,之后是肉末,把熬好的汤底加进去,在砂锅或者汤锅里炖,大多数菜谱都用了砂锅。大火烧开之后转小火,煮大概5min,杭椒圈放进去,继续焖5min。放葱花装饰,胡椒粉和藤椒油提香,就可以出锅了。 配饭很绝,卤肥肠的臭和臭豆腐的臭,搭配已经入味的土豆。菜谱里说胡萝卜只是为了炒香汤底用的,但我没舍得扔哈哈!都吃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嘟囔,还想吃双臭锅。那么下次就对着这个菜谱做吧,下次一定会买对臭豆腐的!(๑•̀ㅂ•́)و✧

April 30, 2023 · 5 min · 1035 words

🐍吉尼斯奇遇

记录一个搬新家后一个月的奇遇记。 晚上我收拾碗筷的时候,低头看见餐椅下面的地板上有一个黑色还带点反光的圆圈,我以为是鹿姐绑头发的橡皮筋掉地上了,就弯腰帮她捡。结果我刚一捏,它动了……吓得我嗷得一声。 就见它,以一种接近于要变形的姿态扭动身体,s形爬行。 震惊之余,我开始观察,脑子里也在疯狂旋转。这个小生物体型很像蚯蚓,但因为刚刚摸过,我肯定那个手感绝对不是蚯蚓,应该是蛇,它的皮肤是蛇皮的触感和韧性。而且根据刚刚它的爬行的特征,我也觉得这肯定不是蚯蚓。只不过我没见过这么小的蛇,难道是幼蛇?我陷入了沉思。 用Google识图一拍发现,写的是xxxxx blind snake,看到snake这个词,我一惊,这既印证了我的猜测,又让我觉得很难接受,怎么就真的是蛇呢?这玩意儿不会是因为长得太像蛇而叫蛇吧,其实不是蛇。然后我翻译了一下中文,发现真的是蛇。 盲蛇。 准确来说是,钩盲蛇。(此处应该配一个钩盲蛇的图,但真的没必要,感兴趣自己搜搜) 从Google的图片上可以看出来,我家这条,和图片里别无二致。没有明显分节的皮肤,看不清头部的眼睛(因为高度退化,眼睛藏进皮肤里了),以及尾巴尖尖带一个很明显的细钩,用来自卫的。幸运的是,她是一条无毒蛇。 为什么用「她」来指代呢,这就是今天最奇遇的地方了。 这个蛇是孤雌生殖,这个种类的蛇从没被发现过雄性物种,都是雌性。她来我们家,那这真的是来对了家门儿呢,一下子进了女人窝呢!(不是 而且更神奇的是,这个种类的蛇不仅仅是孤雌生殖,而且她想胎生胎生,想卵生卵生,不仅不需要男人(蛇),还能自己做主孩子怎么生,是直接生啊还是孵蛋啊,随她开心。 (此处欢呼声) 这简直就是母系图腾啊!我们拉拉的人生icon!瞬间觉得摸过蛇的事实也不再恐怖了,毕竟她这么小,也没有什么伤害能力。 不过我也没有留下来养她啦,毕竟她一年可以繁殖2-3次,一次2-8条,可能过不了多久,我们家的蛇就比人多了。 最终我也不知道她从何而来,毕竟我家是高层,而且她也不属于北方,在西双版纳、香港、台湾有比较明显的出没记录。所以可以初步判断可能是从快递/植物的土壤里来的,至于如果是土壤里来的,我家的植物根系里是不是还生活着她的其他姐妹(哇,都不用写兄弟姐妹了),就不好说了。 在距离钩盲蛇真正生存地点几千公里外的北方城市居民楼里,一个孤雌生殖的生物,和正在热恋的两个女性人类就这么相遇了。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内心在说:谢谢蛇。 没想到我今天会这么感叹:今天也是见过世界上最小的蛇的一天。本着尊重生命的原则,我用纸盒把它捞起来,带到了一楼,至于能不能继续生存繁衍可能也要看她的运气了,祝福小蛇姐!

April 12, 2023 · 5 min · 1054 words

📖2&3月读书报告

2月和3月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读书,读了2本书纸质书和几部网文。 2月3月已读 《进入诗歌》——王志军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简单心理 《读库2301》——张立宪 主编 《帮我拍拍》——七小皇叔 《晚潮》——七小皇叔 《都什么年代了》——七小皇叔 这两个月发生了不少事情,导致读书这件事一直被我搁置,甚至连每个月的总结都来迟了。《进入诗歌》和1月读的《我偏爱读诗的荒谬》差不多,不过也更偏重对诗的解读,我又跟着发现了几个新的作者,最近还在慢慢读,比如蔡仁伟的《伪诗集》和《对号入座》,因为还没读完,所以就先不写了。我对今年读诗的想法是先通过科普性质的内容接触和了解更多作者和诗,然后再慢慢读。读诗可能和最近在听古典乐一样,需要慢慢培养。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 是🦌买来在出差路上看的,没想到我一年前就mark过,所以也就拿来读了。读完之后还下载了简单心理的app,做了测试,发现现在的我应该是最近几年心理状态最好的时候,很开心。总算不用别人开导自己了,学会了自己开导、消化,甚至乐观起来。 《读库2301》 应该可以作为我这几个月没读书又重新开始读书的复健练习,长度不长不短,可以在公众号的毛躁里慢慢沉下来,故事的长度也刚刚好,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读完一篇。前两篇都是藏族相关的故事,笔法平实,但可以通感其中的情绪。剩下几篇有点像科普介绍型的文章,讲番薯、台湾的飞碟唱片,谈宇宙、歌舞伎还有梁祝里的小分析,最喜欢的是《互联网前的互联网》这一篇,原来法国是早在互联网时代就拥有互联网的国家,而且一直在心目中看似自由的法国,原来也有被权力控制的不自由的一面。之前我一直没有耐心翻开读库的书,现在觉得它真的可以称之为「库」。让读者有机会接触更多领域,了解更多信息。 lcc的书我一直和朋友讨论,觉得她的描写非常贴近实际两个女生恋爱的情况,尤其是《帮我拍拍》,《晚潮》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设定都还算特殊,所以心理描写又格外细。本来我没有想再继续占用月度总结的篇幅写百合文,但现在又忍不住把这几本列出来了。赞美lcc! 今年的另外一个flag里还有英文小说,不过现在在读一本青少年读物,不至于让我中途放弃的那种。 接下来的几个月似乎都已经可以预知地排满了,不确定今年的读书总数会降低到多少,甚至去图书馆的频次都下降了。那今天先写到这里吧。下月视情况而定地再见。

April 3, 2023 · 4 min · 936 words

📖1月读书报告-新的一年又来啦

1月读了10本书,都是纸质书。经过一个季度对百合小说的沉迷动作,我又恢复了些许理智,开始读书。之前从没尝试过细细品味诗歌,所以今年的主题是诗歌,当然也会保持之前的一些阅读喜好。 1月已读 《小的是美好的》——[英] E. F. 舒马赫 《过劳悲歌》——[英]杰米·K.麦卡伦 《我偏爱读诗的荒谬》——廖伟棠 《西西诗集》——西西 《我的饮食岁月》——M.F.K.费雪 《黑子日记》——[日]泽野公 《海的比喻》——[日]谷川俊太郎 《心与女人》——[日]谷川俊太郎 《初为人母》——[英] 安·奥克利 《致年少时的我》——[英]简·格雷厄姆 今年我又变懒惰了,不再一一把书目进行评价,虽然本身意义也不大,之后试着只笼统写一下整体的阅读感受。 10本书不多,因为有几本诗集。两本是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我对他没有基本的认知,潦草知道他这几年比较知名而已。在我还没领会读诗的奥义前,就先读了这两本 《海的比喻》 和 《心与女人》。读诗还是很具有个人强烈偏好的,所以现在我没有完全get 他的诗。 之后读了廖伟棠的 《我偏爱读诗的荒谬》,从里面学习品读一首诗的关键,节奏、韵律、语句变化带来的强弱,意象、层层推进的故事以及最后的情感抒发。微微对诗有了认识。对我来说,从这种科普类书目开始读起,确实会有更清晰的视角,说不定会少走一些弯路。从书里找到了几个喜欢的风格的诗人,之后逐一阅读。 西西的 **《西西诗集》**就是其中一本。我目前很喜欢她的童真的想象力和有趣的批判视角。她的书太多了,慢慢读。 **《小的是美好的》**算是很经典的经济学内容了,读起来很通畅,和 **《过劳悲歌》**一起接连读完,我在想,作为劳动力的大家,读了这本书之后,豁然开朗了倒也是无解,需要被改变的又岂止是大家的权利观念,还有全世界都在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There’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读这类书我也能得到一些肤浅的思考,大概最终目标是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黑子日记》**是集日常温馨和伤感于一身的与宠物相处的日记,更像一本家庭纪念册。读它的感觉是被生活触动的,感受别人的生活,让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力更强。我也想细细感受生活里的治愈。 M.F.K费雪的这5本一个系列的书贯穿了我的2022年,又来到了2023年。我可能最无法感知的就是这一本 《我的饮食岁月》,不知道之后有没有机会重读看看。她的其他几本我都非常非常喜欢。「多读女性作者的书,因为她们超凡地感知力会让我落泪」,这是我2022年初读M.F.K.费雪时,脑中冒出的最最最大声的呼喊。之后我就越来越多刻意留意女性作者了。很喜欢她对食物和生活的解读。 **《致年少时的我》**和 **《初为人母》**是我基于以上对人生和女性的关注之后,选到的两本书。虽然不生孩子,但也想了解一下当妈妈的女性的感受,至于《致年少时的我》里很多名人都是男性,我是充分理解了其中的爹气和男性视角下的女性,比如Jamie Oliver对自己妻子的一些描述。所以这本书我看得很气愤。更坚定了我要多读女性作品的目标。 好了,这个月的书就是这么多。对于阅读这件事,我从2021年开始写月度的读书总结,今年是第三年了,越来越觉得读书变成了日常,我也更愿意思考,哪怕我读书并不细致,保持阅读的习惯也能让我多一些思考的空间。我很庆幸这两年努力坚持这件事。与此同时,我也获得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去年看了很多菜谱和生活相关的书,我家的餐桌也变得丰富起来,阅读routine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规律和自然。 那么下个月见啦。

January 31, 2023 · 6 min · 1344 words

📖11、12月在阅读状况之外

这次的标题说这是阅读状况之外,但我也并没有觉得百合小说或者网文就不能配得上阅读。小时候,爸妈说电视剧是海洛因,不应该年纪轻轻就沉迷电视剧一样,强硬地诋毁和避免看电视剧这种行为。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传统出版物也好,网文也好,都是信息承载的形式,艺术表现的一种。在展现形式上,应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吧,虽然内容质量确实能分三六九等。就像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部美剧/电影TOP10,书或者作者自然也是存在。 先是因为封控,再是因为疫情,把本该正常进行的很多安排都打乱了,本来这个月也没有看什么的,本来心思也完全没有放在读书上,有一些时间被分配给学习了,但还是我这个人就是很不争气地,需要一些额外的精神生活来放松紧张的精神。结果就是沉溺于百合小说和广播剧里。于是学习的进展也有些不容乐观。不过反过来想,如果不是没有我放下了阅读,选择学习,同时又需要拓展自己放松的领域,也不会接触到新的内容。 不过,百合小说的标题,大多数确实都太直接了。看标题绝对要脚趾抠大别墅了,比如《一觉醒来我有娃了》和《总有老师要请家长》,都很尬的标题,但其实就是小甜文。这两个月看了一些,也听了一些。加上10月结尾也有一些,就一起说说(毕竟也没读其他书)。 从消遣到沉迷,一共分几步 最开始看的第一部是B站up主那里看来的推荐,《影后成双》,前面倒是有第一次接触百合小说的新奇,到后面发现章节太长太啰嗦,剧情也有一种硬凑的感觉,就去尝试了一下广播剧,大大解放了我的眼睛,但占据了我日常听播客的耳朵。强行听完,不得不说,这个小说是我第一本读的,也是最差的一本。剧情、文字都比较单薄。但广播剧的主役表现力还挺不错的,比如陆饮冰的cv桃吉贰,音色很好,现在又去做导演了,她导的剧《入迷》,细节还不错。 听完《影后成双》,我又从相关推荐里看到了《她的山她的海》、《女将军和长公主》,前者还读了一下小说,不长,后者是古风,但是是女扮男装的设定,我比较一般。后来就是《余生为期》了。小说也看了,剧也听了,被主役cv牢牢抓住耳朵,以至于到现在听的内容都在以她接的剧为主。我也不知道我长了一个什么样的耳朵,不管她配年上还是年下,我总能牢牢捕捉到她,我当时还特别好奇,为什么我会喜欢年下角色,我可是喜欢姐姐的呀!原来比起年上年下,我更能捕捉到的是攻气。哈哈哈哈。《入迷》是我听了最多遍的剧,桃吉贰的导演,十四君的主役,另一个主役入戏相对有点晚,从剧里能感知到,但也还不错。在app里围绕她的主役听了一些有的没的,比如《救援》《不约》《顾小姐和曲小姐》《那一场柑橘味的爱恋》《鬼怪的报恩》,都是比较快听完就过了。没有特别多印象,可能本身剧本和故事都比较一般。 在《余生为期》和《入迷》之后,最抓我的是《总有老师要请家长》,虽然这个标题很令人尴尬。但设定一眼望去就还挺抓我的。毕竟是追姐姐的甜文。还安利给鹿姐姐看了,她也看得喜滋滋。另外一个让人很尴尬的剧《一觉醒来我有娃了》,以为是穿越剧,结果是失忆剧,设定还可以,影后文,标题虽然尴尬,剧情还挺有趣的,不过我没看原文,只听了广播剧。自我迷上我的单推十四君之后,又get了一个新的仰慕的偶像,宋艾(卿声隙语/阿隐),很神经的气质,爱!同期听了《春夏秋冬》和她最近几年的一些作品,比如她自己的小团体杯面派对的自娱自乐性质的短剧《是你妈的爱情》,还有和沸腾鸟EBU合作的几部短剧《无人知晓的我》《特鲁多乐章》。只能说宋艾老师的功底已经完全不用被限制在cv里了,她的各种前采、后采、ft、花絮都是非常精彩的存在,对这一切都游刃有余。我完全被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如果说对十四君是喜欢,对她真的是崇拜的爱。 这两个月是以广播剧作为探索的原点,已经有了喜欢的cv,对现在百合剧配音的小圈子比较活跃的cv都有了一些些了解,可以通过看一部剧的人员判断这部剧是不是不错。目前的单推是十四君,崇拜的对象是宋艾,喜欢的制作组是沸腾鸟EBU。 高浓度喜欢 不知道是因为听的剧越多,越能发现不错的内容。《我为鱼肉》、《女捕》这两部古风我都很喜欢。前者偏心机很重的算计,但最后结局是好的,后者是大家都在一个很大的棋局里,爱得很坚定。我一直以为我会因为古风而出戏,结果出乎意料,我好上头。《女捕》更是不错的古风悬疑探案风格,原文有175万字,真的是很复杂的设定,很多角色和故事编排在一起,读它的时候我都在想,它和其他知名的武侠小说有没有差距呢?至少我的答案是这两者没有很大差距。我还买了番外看。正文结局看似有点遗憾,但真的结局是在番外。总算圆满。 最近刚刚听完《烧》,很沉重的伤痛,十四君在剧里台词很多,另一位主役也很有表演张力,我还是对这种伤痛文艺的爱情很上头,台湾文艺片从没有一次能放过我。角色有很多神秘感,也有很多需要读者/听众去感受的细节。虽然会觉得剧情设定真的很文艺很伤痛,但又很能共情。小说本身也很短,还在看。 如果让我现在选出我的推荐,我选择: 第一推荐:《女捕》《烧》 第二推荐:《我为鱼肉》《总有老师要请家长》《一觉醒来我有娃了》 第三推荐:《入迷》《余生为期》《春夏秋冬》 One More Thing 另外,这个月也确实读了一本书《费雪的美食词典》,依旧是我今年很喜欢的美食作家M.F.K.费雪。不过我的心思真的不在读这些书上,书架上还摆着好几本其他几本书,都是开了一个头,就没有心思读下去了。all in 百合剧! 希望我还有精力再来总结一下2022年全年读书的喜爱吧。请赐给我力量让我好好学习!!!!一年马上就要结束了!明年也要多读书!

December 29, 2022 · 11 min · 2202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