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个月一直在试图找回平衡,读书不多,即便如此也不确定最终能不能成功找回生活的平衡。

7月-10月读了 14 本书,大部分都是电子书。但总结里只有13本,有两本感觉可以等读完整个作者的作品系列之后再单独写,实在是太好看了。

7月-9月读书清单——排名分先后

  1. 《认识建筑》 🌟🌟🌟🌟
  2. 《厨艺的常识:理论、方法与实践》🌟🌟🌟🌟
  3. 《欲望的教育:美意识创造未来》🌟🌟🌟🌟
  4. 《智识的生产技术》🌟🌟🌟🌟
  5. 《垃圾去哪了:日本废弃物处理的真相》🌟🌟🌟
  6. 《卡片笔记写作法》🌟🌟🌟
  7. 《行走的柠檬》🌟🌟🌟
  8. 《日日是好日》🌟🌟🌟
  9. 《Digital Minimalism》🌟🌟🌟
  10. 《家的要素:如何打造一个舒适的家》🌟🌟🌟
  11. 《家的要素:我的私宅论》🌟🌟🌟
  12. 《急救手册:全球最新修订第九版》🌟🌟🌟
  13. 《设计准则:成为自己的室内设计师》🌟🌟🌟

认识建筑

罗伯特·麦卡特

  • 🌟🌟🌟🌟
  • 电子书

我对建筑更新了涉及的方面,包括空间、时间、材质、光线、布局,与周围建筑的融合,受力的结构和展示形式等等。

感觉从未涉足过的领域正在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在书里跟随它拆分出的结构,列出了一些建筑,也提及了很多设计历史上如雷贯耳的设计大师的名字。之前读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在大学设计史上被反复提及的柯布西耶,他的经典建筑萨伏伊别墅,还有其他几个知名大师的建筑作品都有过如此令人诟病的居住体验,之前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经典杰作也并非完美。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结构化,把建筑的几个维度单独展开讲,并且伴随着历史上的建筑作为例子,甚至每张图的拍摄位置都有很明确的指示图,有很好的阅读体验。在展开讲解建筑之前的解释和描述中,有很多文字完美戳中了我的内心,在 workflowy 里,我mark了很多文字,对拥有一些设计学背景知识但并非建筑设计专业的我来说,我甚至可以把这些句子应用到设计工作和生活中。

书中的例子大部分都是西方建筑,早在公园世纪初就有很多非常令人震撼的建筑,除了大量关于宗教信仰、权力威严的建筑之外,还有公共居所,比如市场、广场等。很难想象在 2000 年前的欧洲,就有如此丰富的生活方式以及极高的精神生活。我对宗教意味比较无感,但亲眼看到富有威严感的建筑,精神也难免为之震慑。

在豆瓣短评里看到有人说,这本书对外行来说,是高分之作,但对于专业人士而言,觉得是狗屁不通。读下来,在理论观念上,我被它所展现的建筑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但在对具体建筑的分析里,我并不能真实的感受到所解析和描述的建筑的奥义。除了语言难以言说和平面图片的干瘪无力表现之外,可能也是缺少了亲临的体验。

总得来说,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感觉是今年除了《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之外,我的另一本非常非常喜爱的书(还有一本是阿兰·德波顿的《幸福的建筑》)。

厨艺的常识:理论、方法与实践

迈克尔·鲁尔曼

  • 🌟🌟🌟🌟
  • 微信读书

最近经常看和厨房相关的书,这本书来自迈克尔·鲁尔曼,一个美食作家,之所以能写出一本关于厨艺的常识,也得益于他在厨师学校学习的经历。

从最简单的食材和最基础的配料中,分享了很多知识,当然有一定下厨经验的人读起来会觉得是在追根溯源,很多常识性的知识已经在日常的烹饪中慢慢渗入脑海变成了扎实的肌肉记忆,而对于厨房新手来说,这有点像是学习了一本理论课。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些原理,一定会让下厨更加容易,烹饪集理化原理和实践经验于一身,这两部分相辅相成,一方的增长也会对另一方起到促进作用,是一通百通、举一反三的事情。对于热爱厨房的人来说,这本书会有很多小惊喜,不过为了不让书本信息过于枯燥,作者还在章节之间穿插了应用型的菜谱,真实的有一种在上实践课的感觉。

欲望的教育:美意识创造未来

原研哉

  • 🌟🌟🌟🌟
  • 电子书

很久没有看原研哉了,甚至不知道这本书比很多他广为人知的作品出版年代都早。从这本书里了解到的最令我震惊的信息是日本在 2003 年之前都没有设计相关的博物馆,即便日本的设计行业一直是亚洲乃至世界的标杆,在 21 世纪初期,日本国内都不曾出现过设计博物馆,之后在三宅一生的号召下,日本才开始有了专门的设计博物馆。除此之外,这本书里在讨论的是关于设计认知的内容,对「美」的理解,完全靠持续不断地摄入才能日渐深刻。生活处处都有设计的痕迹,要从中找出它的痕迹然后理解它之后才能真正看懂整个世界的鲜活。

这本书在对设计和美以及对未来的前瞻上是很有可取性的,这些内容集合成书不如作为设计专栏,很想看每次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更展开的讨论,一定会很精彩。

智识的生产技术

梅忠棹夫

  • 🌟🌟🌟🌟
  • 电子书

三星半不到四星。看出版年代是很古老的书了,1963年。前面关于知识卡片的内容不就是最近正热的卡片写作法吗?后面讲简报、读书法、信笺、打字机的使用以及记日记等信息,才显示出了年代感。六十年前的学者就已经在讨论文字语言的下降,以及为年轻人的书写、写作能力感到担忧了,和现在竟然也没什么两样。

前阵子听了🐑的安利,开始用 workflowy 记录一些碎片化信息,方便之后检索和做文字输出,也是一种卡片笔记的方法,加上最近的大部分工作和学习都以电脑为中心,即便是在移动端上看到的内容,也会比较及时地更新在 workflowy 里,还算高效。

垃圾去哪了:日本废弃物处理的真相

杉木裕明

  • 🌟🌟🌟
  • 实体书

之前就一直很好奇日本的垃圾回收系统以及日本国民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高执行率。书中介绍了垃圾分类初期国家政策上的措施,以及对于垃圾分类的详细展开。

逐年累月向国民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系统以及立法是垃圾分类能够更好贯彻的前提,拥有全方位的垃圾处理机制是垃圾分类的基础,当然日本也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垃圾,把负担向外发布以减少垃圾,后来也逐渐向本土化倾斜,减少垃圾的数量,重复利用以及良好的回收系统至关重要,最后才会走到焚烧的步骤。相较国内大部分都以焚烧处理而言,日本的思路更持久。

之前看回形针的科普视频发现坐落于北京的焚烧灰填埋场很快也要被填满,即便焚烧填埋已经是垃圾填埋体积很小的方案。

卡片笔记写作法

申克·阿伦斯

  • 🌟🌟🌟
  • 电子书

感觉这本书最近很热门,然后就找来看。之前我读英文原版书为数不多的经验就是英文方法论类的书(偏知识大众化的),都会有个通病就是前面说得让人觉得醍醐灌顶,一篇文章的长度之后,后面就会变的废话连篇。把方法讲出来容易,但讲到让人觉得完全明白很难,把方法讲完总是很快,但后面的内容可能是在凑字数,为了能让它变成一本书吧。

这本书也有这样的问题,但忘了是笔者自己说,还是推荐序里的人说的,说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我当时看完之后更好奇了,开始认真读了起来,前面方法论的部分讲得确实有些道理(虽然现在可能我完全忘了),让我不禁有了一丝希望后面不会垮掉,但可能方法论的书最后都会垮掉吧,包括上面那本《智识的声生产技术》。

不过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有这个问题,就是很多琐碎的信息不知道存放在哪里,卡片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之前也有很多人在推的软件,obsidian或者roam research,但这些都很复杂(并且丑),之前尝试过用notion。最近在用 workflowy 记录碎片化的信息,它足够简洁,然后把完整的内容用 Evernote 输出,目前感觉是一个不错的flow。虽然这本书我的评价并不高,但它也给了我一些尝试新的输入输出流的方法。

行走的柠檬

海伦娜·阿特利

  • 🌟🌟🌟
  • 电子书

有点像在读一本科普旅行小说,和《鳗鱼的旅行》这种又故事又科普的风格类似。脑子里再想象拍成纪录片是什么样子。17世纪的时候,欧洲才吃到了来自广州的柑橘,并且觉得比之前吃过的种类都更好吃,从此用柑橘类烹饪的习惯也变得更加习以为常,这可能是影响欧洲烹饪史的一个关键性事件。

日日是好日

AKIPIN安部明雄

  • 🌟🌟🌟
  • 微信读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ins上很知名的生活摄影师,最近好像挺多书都叫《日日是好日》的,这本书是以作者本人的家庭出发,展示自己理想中生活的书。其他人未必觉得这样的日子就有多么的美好,但这可能就是现在生活方式类内容阐释生活的方法,把自己的生活公开,供大家参考,让更多的人开始尝试寻找自己生活的乐趣。图片都很精美,穿插的故事也非常温暖。是我也想要做的事情。

DIGITAL MINIMALISM

Cal Newport

  • 🌟🌟🌟
  • 电子书

总、算、读完了这一本。感觉读了差不多半年了。最近读的几本英文或者原版是英文的同类书,都有一种高开低走的感觉。前面的方法论还是会读到有共鸣的内容,以及觉得很精准的思路,但后面赘述实在是太啰嗦了,感觉很像是在凑字数,还是说老外写这类题材都是以这种形式表达的?但因为读的是英文原版,本身阅读就有点累了,很难在这种无关紧要的地方正确实现跳读。

家的要素:如何打造一个舒适的家 & 家:我的私宅论

无印良品

  • 🌟🌟🌟
  • 电子书

开头好多日本知名的设计、建筑行业的大师,很多图片和手绘,把家的要素列了几个部分,大桌子、电视机、光还有庭园,当然也为MUJI带货。这可能是日式家庭必不可少的东西,不过不是我想要的。我开始通过这个提示想象自己心目中家的要素,光和流动的风是第一,多功能桌应该是第二,之外是厨房空间和卧室的床。光和流动的风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房子都能获得的,但这是我最想努力获得的东西。

急救手册:全球最新修订第九版

海伦娜·阿特利

  • 🌟🌟🌟
  • 实体书

这一本是之前朋友送我的,DK出品真的非常注重科普和实用性,让我一度想去考一个急救证之类的东西。包括包扎方法都事无巨细用图片展示出来,很详细,不过它可能不属于那种需要放在家里书架上常备的书籍,应该狠狠装进脑袋里。

设计准则:成为自己的室内设计师

伊莱恩·格里芬

  • 🌟🌟🌟
  • 电子书

很美国的装修思路,内容很多,但不太适合我的需要,并且还有不少错别字(可能冲这一点要给两星了)。

三四个月没有写,这次很敷衍😬,总算也坚持了大半年了!最近在读段义孚的书,写得很好,很喜欢,下月说不定是满满的段义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