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阅读书单

9月读了12本书,8本纸书,4本电子书。最爱的是《挽救计划》《圣母》

从这个月开始迭代一下读书总结的内容格式,记录和书写的角度和侧重点也会微微变化。不过依旧不配图,懒得配,并且把单本书的格式也精简一下,居中还要每次调整,累。大致上是一次格式简化,总结的文字也更倾向于个人感情出发。先这样试试看。以及只给这个月觉得特别特别喜欢的书排名,不给暂时无感的书排名了,毕竟也有可能是我没读懂,给一个很低的名次有点冤枉。


OK好了,回到本月阅读书单!

9月推荐榜单

没有上榜的不代表它不好

  1. 《挽救计划》🌟🌟🌟🌟
  2. 《圣母》🌟🌟🌟🌟
  3. 《爱的接力棒》🌟🌟🌟🌟
  4. 《让我独自一个人 爱的剖析》🌟🌟🌟🌟
  5. 《呼吸革命》🌟🌟🌟🌟
  6. 《日本流行美食文化史》🌟🌟🌟🌟

挽救计划

🌟🌟🌟🌟,安迪威尔,电子书。

这两年的漫威电影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甚至我都开始怀疑自己已经不是漫威的受众了,以及我可能对泛科幻片没兴趣了,不过今年重看了《火星救援》电影版,对科幻世界又提起兴趣了。《火星救援》的小说我还没看,现在看完这本觉得可以安排了,《挽救计划》明年也会出电影版,还是高斯林演的。

最近用Kindle读小说的过程让我重新体验到了用大脑体会文字,并自行渲染文字描述的场面带来的快感,甚至冷却了对视觉影像的依赖。喜欢这种感觉,小时候读小说,几乎每天都沉浸在这种感觉里。这本小说带来的新鲜感还有趣,利用主角在太空醒来发现失忆慢慢找回记忆+解决遇到的问题的过程来叙事。很新奇。以及发现外星智慧生物时的喜悦,我也充分感受到了。

是文字和大脑共同作用的力量。

圣母

🌟🌟🌟🌟,秋吉理香子,电子书。

本月的小说浓度过高了,读完了《爱的接力棒》和《挽救计划》之后,又被朋友安利了这一本,我们互相推荐了几本书,我推荐了《挽救计划》和《人类灭绝》。

这本书的开头两章,我总有一种我似乎在哪里听过别人讲的感觉,比如对取卵子之后的妻子看到老公悠闲坐在休息区的情绪变化,老公对妻子的痛苦无法共情和理解的描述。我再次在脑海里闪烁出,只有女性可以共情女性的感慨,以及对最近发现自己各种社交媒体的关注列表里都是男性感到难过。

说回来,这本书的描述是「全文最后20页,改变整个故事,读完一遍后马上翻回去再看」。这完完全全是勾起我好奇心的描述,所以当天晚上我就开始看了。晚上回家路上,第二天的地铁、中午休息以及晚上回家后,大概用了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几乎可以说是无缝衔接把它看完了。看完之后才去看豆瓣评论里对这本书的笔法做了定义:「叙诡」,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不过确实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看到最后20页,我确实有困惑又疑问,一直在脑子里组织这里的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也确实在最后20页反反复复翻回去确认之前的内容我没有看错。

很喜欢这本!推荐!!已经隆重推荐给了好几个喜欢看日本推理小说的朋友。

爱的接力棒

🌟🌟🌟🌟,濑尾麻衣子,电子书。

去年在万圣书园发现的书,摆在较为显眼的畅销位置,结果今年才开始看。没想到日本小说还是会给人带来这种对于亲情的触动。

被爱陪伴着顺利成长的孩子,可能就是会在情绪处理上脱颖而出吧,那么坚定,那么洒脱。

接下来也想认真感受爱和释放爱。

让我独自一个人 爱的剖析

🌟🌟🌟🌟,马塞勒·索瓦,实体书。

“每一个写有您的字迹的信封对我来说都是一场苦难,我要写给您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种抗争。”

女性作者,女性译者,女性作者作序,以及这个标题是说服我最初看这本书的理由。最近两个月说了太多次关于从女性的文字里感受到的力量。这一本虽然短小到只有几封信,但也依旧感受到了作者情感上的真挚又理性。

译者在豆瓣的评论里写了一篇文章,写下了她请袁筱一写序时的心态,是开心,是紧张。袁筱一是译者学生时代心目中独立、浪漫、自由的女性代表。袁筱一在序里提到「女人在爱情中索取的尊严也许更接近人类尊严的本质」,这句话沉重又深刻。我不禁觉得作者-译者-序作者-我,四者的关系,把一种能量和情感一步一步传递,作者对译者的影响,序作者对译者的影响,以及序作者对作者的解读,译者对作者的理解,都传递给了我,我是最后的接收者,很满足。

美食评论家的乔装秘密生活

🌟🌟🌟🌟,露丝·雷克尔,电子书。

美食不光是法餐或者意大利餐厅或者欧洲以美食著称国家的高级餐厅,也可以是亚洲餐厅或者小馆子,这可能是露丝带给《纽约时报》的变化。看了很多写美食、饮食的内容,自己也喜欢吃,不过很多餐厅还是给我一种它并不是在贩卖食物的感觉。近几年总有人嘲讽说,北京是美食的荒漠,我之前也是跟风的一员,只是现在吃得多了,或者是在这个城市呆久了,发现北京并不是美食的荒漠。高端餐厅我没去吃过几家,无法谈论,我也不认为没有好吃的高端餐厅或者「正式」餐厅就可以被叫做美食荒漠,美味的小馆子,有故事的个体户,学校附近的平民食堂,都可以是美食的一部分。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能不能从端上来的食物里,吃到美味,或者吃出感情。吃需要很多元的评判,不仅仅包括味道、环境或者价格,还有情感。

呼吸革命

🌟🌟🌟🌟,詹姆斯·内斯特,实体书。

最近看的两本呼吸的书都提到了瑜伽里的呼吸法,鼻呼吸、慢呼吸。最近在观察自己鼻孔呼吸的左右差异,书中提到左鼻孔代表月亮,右鼻孔代表太阳,但我好像呼吸时段有点相反,而且我很明显左鼻孔更多在承担呼吸的作用。书中提到左侧鼻孔影响创意思维,右侧鼻孔提供舒适状态。而lunatic的词根是luna,瑜伽里呼吸法的左鼻孔也是月,右鼻孔是日,精神错乱的人还有显著用左鼻孔呼吸的规律。这几个知识点连到一串就有一种,原来是个圈的感觉。

日本流行美食文化史

🌟🌟🌟🌟,畑中三应子,实体书

之前的印象里确实觉得日本是比我们发达的国家,毕竟他们的泡沫经济时代发生在40年前,那时候是我爸妈年轻的时代。同样的体验转化到中国,可能我在现在这个年纪,才体会到了日本美食历史从0到1的大部分历程。日本战前就已经开始尝试向西方的饮食方式过渡,咖啡、快餐以及各类饮食消费品都开始慢慢发展。这个历程不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进程吗?果然历史是车轮,碾过一个又一个正在发展的国家。

美味的科学

🌟🌟🌟,查尔斯·斯彭斯,实体书

感受到美味是多个维度的,不仅仅是味觉,还要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营造,还会利用食客的心理学,感受到食物的美味。让食物更美味是科学+心理学+营销学的综合学科。

另外书里提到盘子中摆放的个数影响感受美味的程度这一观点(当然书里说这是没有的事儿),我确实对摆奇数个扇贝的盘子更有好感,但仅仅是美学平衡角度的欣赏,如果我在餐厅点了一盘198的扇贝,上来只有3个,我会很生气的!

台北小吃札记

🌟🌟🌟,舒国治,实体书

自然平和的食物类内容总会激发阅读者对美食探讨的热情。不愧是舒国治老师。

每個家,都該有主人的樣子 

🌟🌟🌟,朱俞君,实体书

家是需要符合居住者生活需求的居所,其次是美感或者风格。最贴近生活需求的家,才有办法舒适居住得更长久。

BEAMS ON LIFE 理想生活

🌟🌟🌟,BEAMS,实体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可以分享生活。

食桌情景

🌟🌟,池波正太郎,实体书

美食上并不觉得描写很细腻美味,说是故事吧,故事性也不是很强。

其实还有两本费雪的书没读完,这个月就不能写啦!所以下月见!👋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